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政策文件 > 两委文件

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印发《青海省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

各市、州经(信、商)委、工信委,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帮助小微企业掌握融资必需的金融基础知识,按照工信部统一安排,我委研究制定了《青海省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现将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请各地按照通知要求,制定本地区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于2017年12月15日前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中小企业局,并于每年1月10日前报送上年度活动实施情况。

 

(联系人:喻刚,联系电话:0971—6150716,邮箱:6151750@163.com)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11月23日

青海省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2017—2020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按照工信部《关于开展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的通知》(工信部企业函〔2017〕381号)安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围绕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目标,结合我省小微企业发展实际,从2017年至2020年,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帮助我省小微企业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及金融素养,提高融资能力和技巧。

二、活动内容

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出发,按照工信部《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课程大纲》要求,结合我省中小企业培训工作实际,针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三个阶段,分别介绍小微企业在不同阶段需要掌握的金融基础知识,力求全面、实用、通俗、易懂。

(一)种子期企业

立足打好融资基础,重点培训有关创业资本规划、创业资本筹措、建立信用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二)初创期企业

立足丰富融资基础,重点培训有关信贷市场、资本市场、民间融资等方面的内容。

(三)  成长期企业

立足提升方法技巧,重点培训债务融资杠杆运用、股权融资杠杆运用、融资工具组合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三、计划安排

通过线上知识传播与线下主题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案例情景教学相结合、综合培训与服务活动相结合等方式和手段,开展灵活多样的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一)编印教材

开发标准化与特色化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教材和课程体系。根据工信部印发的金融基础知识教材和教育课程大纲,在标准化“一书一纲”基础上,因地制宜,增加个性化、特色化培训内容,逐步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二)线上培训

通过线上平台进行语音、视频授课,达到普及知识、线上互动的效果。

1.根据培训内容,充分利用青海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优势,将培训视频及时传到青海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并在平台进行宣传;

2.将普遍易掌握的金融知识制作课件推送至手机端、微信公众号及微博,便于企业随需而学。采取视频直播、视频转播、音频转播、音频直播等方式,通过直播与转播加互动参与的模式让金融服务信息、学习信息及时准确的更新在公众微信平台上。

培训时间:音、视频内容每周更新3次,线下学习信息及其他信息实时发布。

(三)线下培训

1.集中培训

从2017年至2020年,每年在省内培训3个班次,集中培训的

时间、地点确定后公布。

2.知名专家授课

组织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我省中小企业家进行专题培训。

3.服务活动

(1)金融知识问诊活动

结合金融知识培训班,常态化举办“金融知识问诊活动”。

活动时间:每季度一次。

(2)咨询服务

充分发挥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汇聚各类服务资源的优势,组织省中小企业人才服务中心免费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营销策略等内容的咨询服务。

(3)融资服务

结合培训工作,摸底并筛选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围绕拟挂牌新三板企业,提供企业项目孵化与落地、企业顶层设计、商业模式设计、盈利模式挖掘、项目投融资与规划、股权优化激励、市值管理、项目再融资、定向增发、收购与兼并重组等产业链式金融整体解决方案;围绕新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健康、互联网、消费品、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有需要上新三板的企业,免费提供融资对接服务;结合培训班,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众筹服务,组织开办“众筹共享实战方案班”,免费为有需求的企业家提供众筹操作训练。

(四)提升服务能力

完善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提高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服务效率,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功能。依托平台网络加强对省内各类中小企业服务资源的整合,引导窗口平台不断提高集聚服务资源的能力,完善服务功能,推动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服务与需求精准对接,加快完善“找得着、用得起、有保证”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积极争取财政资金,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工业集中区(创业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中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园区承载能力。

(五)人才培训

结合开展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和金融知识等培训工作,建立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储备库,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交流和培养,以多种方式方法提高我省中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加快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全面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小微企业参与教育培训活动的积极性。各市、州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舆论宣传,利用各类媒体多渠道、多层面、广角度地宣传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开展小微企业金融基础知识教育培训需求摸底调查工作,了解培训意愿和需求难点痛点,向小微企业提供培训课程说明,加强培训供需对接,使有教育培训需求的小微企业应知尽知,从而能够自主选择、随需而学,并坚持企业自愿原则,按需供给。

(二)广泛动员,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培训活动的广泛性。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把开展小微企业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作为一次重要契机,充分发挥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各“窗口”平台汇聚服务资源的优势,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同时,建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工作协调机制,调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协会商会和其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对接资源,广泛参与教育活动,打造普及性教育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机制。

(三)建立体系,提高教育培训活动的有效性和长效性。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纳入小微企业综合培训体系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整体工作,统筹安排。在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建立受训小微企业信息库,梳理融资服务需求,并开展针对性的政策咨询、融资诊断、财务规划、信用评价、项目展示、融资对接、市值管理等服务,延伸服务链条,建立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发展长效机制,拓宽小微企业资金供给渠道,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