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公开 > 规划计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部属有关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我部制定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6年6月30日

 

 

 

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工业领域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逐步完善节能减排工作体系,圆满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工业能效和水效大幅提升,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8%,实现节能量6.9亿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35%,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工业清洁生产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大范围示范推广,开展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推进机制初步建立。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稳步壮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五年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约70亿吨、再生资源12亿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增长,2015年节能环保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服务等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约4万亿元。

未来五年,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是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攻坚阶段。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推动绿色增长、实施绿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也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推进绿色发展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我国工业总体上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迫切需要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节能降耗、实现降本增效,有利于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补齐绿色发展短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高举绿色发展大旗,紧紧围绕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以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为重点,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法规标准制度建设为保障,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建立健全工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提高绿色国际竞争力,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标准引领。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研发推广核心关键绿色工艺技术及装备。加快完善工业能效、水效、排放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标准,依法实施绿色监管,引导绿色消费。

政策引导,市场推动。发挥政府在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优化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机制创新,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企业在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改造存量,优化增量。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鼓励使用绿色低碳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淘汰落后设备工艺,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强化绿色设计,加快开发绿色产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着力解决重点行业、企业和区域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的绿色发展,加快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提升。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工业全领域全过程的普遍要求,工业绿色发展推进机制基本形成,绿色制造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工业能源消耗增速减缓,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继续下降,部分重化工业能源消耗出现拐点,主要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部分工业行业碳排放量接近峰值,绿色低碳能源占工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明显提高。

——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进一步下降,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稳步上升。

——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及装备基本普及,钢铁、水泥、造纸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工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明显下降,高风险污染物排放大幅削减。

——绿色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绿色产品大幅增长,电动汽车及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技术装备制造水平显著提升,节能环保装备、产品与服务等绿色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绿色设计与评价得到广泛应用,建立百家绿色示范园区和千家绿色示范工厂,推广普及万种绿色产品,主要产业初步形成绿色供应链。

专栏1 “十三五”时期工业绿色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2015年 

2020年 

累计降速 

(1)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 

— 

18 

   吨钢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 

572 

560 

 

   水泥熟料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112 

105 

 

   电解铝液交流电耗(千瓦时/吨) 

13350 

13200 

 

   炼油综合能耗(千克标准油/吨) 

65 

63 

 

乙烯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816 

790 

 

合成氨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1331 

1300 

 

纸及纸板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530 

480 

 

(2)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 

— 

22 

(3)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 

— 

— 

23 

(4)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 

— 

— 

20 

(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65 

73 

 

其中:尾矿(%) 

22 

25 

 

      煤矸石(%) 

68 

71 

 

      工业副产石膏(%) 

47 

60 

 

   钢铁冶炼渣(%) 

79 

95 

 

    赤泥(%) 

4 

10 

 

(6)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亿吨) 

2.2 

3.5 

 

其中:再生有色金属(万吨) 

1235 

1800 

 

     废钢铁(万吨) 

8330 

15000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亿台) 

4 

6.9 

 

   废塑料(国内)(万吨) 

1800 

2300 

 

   废旧轮胎(万吨) 

550 

850 

 

(7)绿色低碳能源占工业能源消费量比重(%) 

12 

15 

 

(8)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27.8 

25 

 

(9)绿色制造产业产值(万亿元) 

5.3 

10 

 

注:本专栏均为指导性指标,大多为全国平均值,各地区可结合实际设置目标。